首页 | 新闻 | 设计 | 文章 | 园林 | 规划 | 建筑 | 房产 | 花木 | 考试 | 法规 | 企业 | 考试
居住区景观 | 城市公共绿地 | 商业区 | 校园工业区 | 风景区 | 旅游区
 
报料电话:Tel:023-6547236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中国需要“新时期的建筑文化”

WWW.fjyl.com.cn 时间:2006-8-11 9:57 作者: 景观网 来自: 景观网 阅读:80次
【颜色: 绿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庞大的规模以及迅速发展的势头,造就了百亿平方米的居住及公共建筑,改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也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崇洋”、“仿洋”之风不断,在各地纷纷出现抄袭西方建筑形式与产品符号的建筑作品,不仅浪费了巨大的资源,也让中国建筑文化面临衰退的危险。这一现状牵动了诸多中国建筑界人士的神经,于是一句“中国房子,中国创造”的口号正在唱响,“继承与发扬新时期的中国建筑文化”上演在即。

  如何阻止建筑界的“崇洋”之风,如何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核心力,如何让中国创造的房子走向世界,都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眼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于是,在5月召开的“中国建筑文化年座谈会”上,齐康、崔恺、陈世民、蔡镇钰等数十位中国建筑设计界领军人物以及众多房地产界知名人士共同将“中国房子,中国创造”定为中国建筑文化年的宣传语,并联合发出倡议,“在中国房地产建筑行业,坚决反对盲目崇洋媚外和简单复古,必须继承与发扬新时期的中国建筑文化”。

  建筑的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对建筑的文化价值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指出,“美观还是文化”这个问题是近两年来争议较大的问题。“美观应当是实用、经济的附加物,它属于艺术层面的问题,也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对建筑师而言,也就是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的装饰和外在的东西”。崔恺认为,美观是传统艺术的一种标准和目的,但是在现代艺术当中却已不是一种必然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美观的东西未必是有文化的,而美观的东西也未必是民族的东西”。

  “所以现在有人认为西方的建筑是美的,可以盖过中国的古都”,崔恺感叹道。他认为多元化诚然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从文化的主体性来讲有一个文化的错位问题。例如残破在美观范畴内是属于不美的,于是对于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残破了的建筑物,许多人认为亟需改造,进行“涂脂抹粉”把它变成美的。“为了美观,拆掉老的建新的,以假古董代替真古董,实际上是对文化的无知”,崔恺对目前美观的标准提出了质疑。

  而另一方面,由于审美主体的不同,往往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文化不是做出来的,不是为了迎合某一审美主体”。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的观念中,文化不应该是一个太沉重的包袱和话题,而应该是鲜活的“一种创作态度,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他认为,只要忠实地表达这个时代的文化,建筑便被赋予了真正的价值,这“势必成为下一代人认识这个时代的一个载体或者一面镜子”。

  “建筑文化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性。把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筑创作的基本原则”。面对“新时期的中国建筑文化”这一课题,美国龙安设计集团总裁饶及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建筑文化应具有较大的自我检验性和更新能力。

  在饶及人看来,当前我国建筑文化中“新”的内容,需要依靠建筑师的观念转变,即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伦理观念转变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未来的中国建筑文化应以科学为基础、以中西文化为底蕴、以节约能源为本的建筑形态。既要保持中国文化特色,也要接受外来科技”。

  什么是中国建筑文化

  “我们必须对本土的传统文化有一种自我觉醒意识,即文化自强的精神”。陈世民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大师陈世民认为,只有具备文化的自强精神,在西方建筑文化随着外资投入与技术引进而占领市场时,中国才不会丧失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并且在与外来文化的斗争与融合当中,本土的建筑文化反而会得到长足的成长。

  那么,究竟哪些是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其精髓在哪里?其中哪些是值得继续发扬的?陈世民认为,中国建筑的传统文化有美学的原则和建筑的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物性共鸣。“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反而与西方文化的追求很相像”。

  “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这便是现代建筑所探讨的生态性和共生论”。陈世民指出,现在很多开发项目受政治、经济的利益影响,而忽视了这些美德。例如豪华的小区、宏大的会所以及千篇一律的公园,大多遵循同一模式,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中国建筑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内涵。我们须以传统建筑文化为根,同时一定要引进西方建筑文化以刺激我们的创新,两者不可偏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柴斐义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看法。他表示,中国要出现国际化的经典作品还有待时日,中国建筑文化实际上与西方建筑文化是两大体系,两者相结合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所以在目前,“无论做什么建筑都要首先站在城市规划的高度去看待,在需要甘当配角的情况下,把作品做精做细,无论是色调、材料都要耐看,而不要一味强调地标建筑”。

  “中国房子,中国创造”正在成为中国建筑师们的共识,而中国建筑文化的出路在于,“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世界先进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新时期的中国建筑文化。

文章页数:第[1]页  【责任编辑:景观网 】

页面功能 【评论】【字体: 】【打印】 【关闭
关于建筑相关链接
  奥地利建筑展凸显“创意经济”2006-8-10 16:38
  李兴钢:建筑师和艺术家都需要自然表达和理性认知2006-8-10 16:34
  杨洲:建筑要兼顾艺术价值和使用功能2006-8-10 16:32
  潘公恺:建筑艺术不是艺术在建筑里的简单映像2006-8-10 16:31
  英国新的军队纪念碑开始施工2006-8-10 11:8
  美国最大房产商联手大摩进军深圳房地产2006-8-10 11:6
  央视新楼被评为伟大建筑2006-8-10 11:1
  福克萨斯将设计“非洲科学技术学院”2006-8-10 10:42
  当年古建模型今朝超炫“设计”2006-8-10 10:38
  滨湖新区:合8家之长 画“三重水景”2006-8-9 15:14
发表评论 热点评论
网上大名:
 
本级分类
业界动态
活动报道
人物访谈
企业快车
城市聚焦
观点评论
项目招标
阅读排行
 1观点:园林景观内涵日趋丰富
 2什么才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呢…
 3什么现代建筑能比天安门更代表北京
 4文化迷失功能错位 显富建筑:一身…
 5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6南大教授开建筑风水班引发激辩
 7城市规划咋成了为政者手中的玩偶
 8城市标志性建筑由谁说了算?
 9景观设计谨防三大“歪风”
 10景区规划不等同城市规划

欢迎企业专题建站报道
市场合作:023-65472360
业务服务:023-65472370
在线QQ:20244290
信箱:landscap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