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设计 | 文章 | 园林 | 规划 | 建筑 | 房产 | 花木 | 考试 | 法规 | 企业 | 考试
居住区景观 | 城市公共绿地 | 商业区 | 校园工业区 | 风景区 | 旅游区
 
报料电话:Tel:023-8923616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业界动态 > 正文

广州大学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WWW.fjyl.com.cn 时间:2007-1-7 21:7 作者: 景观网 来自: 互联网 阅读:383次
【颜色: 绿

广州大学城概况和建设背景

  广州大学城立足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引导城市南拓为建设目标,以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优化为出发点,以发展教育产业为基础,以教学、科研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方向,将大学城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地位,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生态型和信息化的国家一流大学园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破浪前进。全省的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广东“十五”教育发展规划,200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20%,在校大学生达到80万人。而广东、尤其是广州地区的高校普遍遇到了发展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建设广州大学城既是推动广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也是解决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一系列问题的当务之急。

  先进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

  (一)选址科学,区位优势明显广州大学城选址在广州市番禺区的新造镇小谷围岛,西临洛溪岛,北临国际生物岛,东接长洲历史文化保护区,与琶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南拓发展轴上,广州大学城既是广州新兴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南部新城区建设的一个增长极。

  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产业实体互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周边快速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集约化建设,土地和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大学城建设贯彻“政府主导,集约建设”的模式,政府主导完成征地拆迁和城市基础建设。总体策划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集约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资源得到高度共享。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还坚持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校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彻底改变了以往高校办社会,各自为政、独立配套、资源分散的办学局面。

  (三)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广州大学城的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

  (四)组团式布局,校园特色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城校区共分为五个组团,第一组团总占地208.93公顷,包括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校区建筑布局结合水系穿插布置,空间组合与造型设计结合中大老校区的历史文脉,丰富的建筑轮廓线烘托出优美典雅的校园文化内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区规划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尤其把山体保护结合到校园景观中去,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着重体现“人文情怀,山水情调,育人情态”的功能。

  第二组团总占地283.26公顷,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围绕校区中心轴线成组团布局,规划通过校内环路把各组团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广东药学院教学区呈自由式布局,规划利用自然地势依山而筑,校园建筑追求现代精神,和谐统一。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区有宽阔的临江面,规划通过轴线转折和校内环路,使各功能区联系紧密。在组团的中心位置集中设置了公共服务设施和运动场所,加强了校际之间的多重交往,较好地体现了“资源共享、校际交流”的构思。

  第三组团总占地240.72公顷,包括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规划设计强调工业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突出了“步行优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规划将建筑物集中布置,形成超大的建筑综合体。实现了人车分流立体化的交通组织,同时预留出大面积绿地空间和室外活动场所。

  第四组团总占地123.40公顷,主要布置广州大学。充分利用水资源现状形成中心湖,创造了以水为主题的特色空间。还结合亚热带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将建筑物底层架空,利用信息廊连通校区各建筑群的出入口,为师生营造出舒适的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第五组团总占地109.33公顷,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该组团地形起伏,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通过轴线、空间、节点的穿插与变化,充分体现建筑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以及自然生长的设计理念。强调教学主楼在校园中重要地位,重点渲染中心标志性建筑,使其成为统帅校区的中心,从而确立了校区各建筑群的主从地位。

  五个组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思想。

  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整合优化城市资源、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广州大学城城市基础建设规划引进城市建设新技术,集中实施了地下综合管沟、分布式能源站、城市区域供冷、集中供热、数字化信息网络、分质供水和大学城一卡通等重点新技术和能源综合利用战略。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广州大学城集中规划了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包括供水、供电、供冷、供热、排污以及各种弱电通讯、网络等),采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综合管沟主沟沿中环线布置在中央绿化带下部,次沟沿放射线展开,总长18公里。主沟干线全长10公里,断面净宽7米,净高3米。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一条综合管沟。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的建设是代表21世纪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避免了由于直埋或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重复开挖的弊端,避免了土壤和地下水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二)城市能源的梯度利用与可持续性战略

  通过对大学城各种能源需求分析,实现能源总体规划和高效合理利用。首先是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建筑物实施节能设计,降低建筑物的各项能耗指标,结合广州地区气候特点和当地建筑材料,重点推广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降低夏季空调能耗,提高夏季空调的效率。第二,集中规划建设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作为自备电站,利用清洁环保能源天然气(LNG)发电,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实现“电、热、冷”三联供和能源循环梯度利用,大大地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率,为我国城市能源综合利用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三)城市区域供冷的工业化生产

  广州大学城城市区域供冷是通过集中建设大型冷冻站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商品化冷媒的供冷方式。目前,我国尚无实际意义的城市型区域供冷系统。由于大学城自备能源站发电的电价低于网电价格,制冷成本则相应降低,冷气价格则会低于用户自备空调系统。学校不需在校区各建筑物内设置空调机房和制冷机组,使高校节省了大量建设初投资。据统计,广州大学城各类建筑供冷总建筑面积达352万平方米,总冷负荷为11万冷吨,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

  (四)集中供热系统的社会化服务

  广州大学城集中热水制备站利用烟气余热交换成65℃热水进入一次管网系统,经过江隧道引入中环路综合管沟内,并分两路形成闭合廻路。各校生活区热力站由热力管网就近接入热水,分散式热力站之后的庭院二次管网分别连通各类学生公寓与饭堂,进入楼内的热水管网系统,户内末端采用IC卡计费,教师学生使用十分方便。15万人生活热水集中供应,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五)城市分质供水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广州大学城饮用水由南洲水厂直供,其水质已达到欧洲饮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为此,大学城供水规划专门为直饮水建设一套管网系统。为了充分利用小谷围岛四面丰富的水资源,减轻城市直饮水的供水压力,大学城专门建设了自备的杂用水厂。杂用水管网遍布城市公共道路,公园绿地和校区,为城市消防、环卫、绿化浇灌、湖面景观和建筑物内的厕所冲洗提供经济便利的杂用水,价格至少低于直饮水一倍,大大降低了供水成本,从而达到环保、节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供水方式。

  (六)数字化城市与信息基础建设

  广州大学城数字化建设主要以高校为主体,围绕开放式办学、校际教学协作、教育资源的共享、后勤保障服务为核心,建构高效率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规划利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宽带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手段,营造智能化,网络化的应用服务系统。

  (七)一卡通成为数字化的基本载体

  基于广州大学城先进的信息基础建设,用智能化管理的“一卡通”成为数字化城市的基本载体,是广州大学城实现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最根本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卡通”兼容身份识别、银行业务、学校事务等功能,集中了传统的学生证、借书证、饭卡、电话卡、银行卡、“羊城通”等功能,师生凭卡可就餐、借书、进出楼宇、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做到了“手持一卡、走遍全城”。

  (八)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与地方文化的传承

  广州大学城在建设前对岛上文物进行了普查,共发现汉代至明清的文物建筑48处,地下文化遗存15处,并进行了保护利用规划,将部分历史建筑集中保留,改建成为大学城博物馆,延续了小谷围岛两千多年的历史文脉。

  广州大学城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16.5万平方米,计划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包括民俗博物、商业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通过对原练溪村明清民居的保护和改造利用,充分体现岭南民居及院落布局,展出小谷围岛上收集发掘的历史、民俗文物以及大学城规划建设成果,形成具有传统特色又具有时代魅力的文化休闲区。

文章页数:第[1]页  【责任编辑:景观网 】

页面功能 【评论】【字体: 】【打印】 【关闭
关于景观规划相关链接
  重庆投资3.5亿改造荒山成大型生态公园2007-1-7 21:30
  中外园林大师园博园大比擂2007-1-7 21:27
  深圳“公园之城”轮廓初现 已建成公园442个 2007-1-7 21:9
  2007“天府景观大道”怎样延伸 2007-1-7 20:59
  重庆市已投入3亿元建设城市夜间景观灯饰2007-1-7 20:57
  景观设计师=资源整合者 2006-11-28 20:56
  朝天门不宜再建景观阳台 滥造人工外滩要叫停2006-11-28 20:47
  大足县评审珠溪智凤中敖三镇总体规划方案 2006-11-28 20:40
  重庆江北打造6万平米滨江绿廊2006-11-28 20:36
  重庆旅游局向全球发布温泉规划招标公告2006-11-2 15:4
发表评论 热点评论
网上大名:
 
本级分类
业界动态
活动报道
人物访谈
企业快车
城市聚焦
观点评论
项目招标
阅读排行
 1重庆18家获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单…
 2重庆景观设计人才稀缺
 3景观设计师重庆职场抢手货
 4中国景观设计作品年鉴
 5重庆市园林景观规划单位资质(二批…
 6景观设计师=资源整合者
 7评2006年消费者最喜爱风情楼盘
 8中外设计6家公园谁更“美”?
 9中外园林大师园博园大比擂
 10洋设计公司大块吃肉 本土企业喝汤…

欢迎企业专题建站报道
市场合作:023-89236166
自动传真:023-89236166-2
信箱:landscap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