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色:红 绿 蓝 黑】 |
随着WTO保护期到期日的日益临近,我国应对外所设计机构大举入侵设置的行业壁垒也将逐步取消,对于相对产能过剩的中国建筑设计咨询业,市场供需并不平衡的状况下,许多外国公司早已瞄准中国市场,抢食这块全球最大的市场蛋糕。
勘察设计业作为整个工程建筑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WTO大限未至,业内中外机构市场“暗战”早已打响。工程设计领域属服务贸易范畴,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承诺是:允许国外企业在中国成立合资、合作企业;5年内开始允许外商设立独资的设计企业;进入中国从事设计的建筑师及企业必须是在其本国从事设计工作的注册建筑师、工程师及注册企业。随着保护期即将到期,机遇与挑战结伴而来,在目前可以称为“准WTO”的市场格局和行业状态中,似乎已可预见后WTO时代行业走向的端倪。
中国勘察设计市场全球最大
在建工地的多寡,往往是经济冷热的晴雨表。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工地、高耸林立的塔吊。工程建筑业的繁荣直接促使中国勘察设计领域的市场蛋糕不断做大。那么,相对于全球勘察设计市场相对平稳发展,市场规模稳定的大环境下,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具诱惑力的新兴市场,海外投资者和业内巨头共同觊觎的新金矿,那么,这座金矿究竟有多大?
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春源。他透露,中国目前勘察设计行业年产值已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随着奥运和世博会两大盛会花落中国,北京、上海无疑是世界上最集中的两个大市场,但中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和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力,致使一些发展迅猛的东部沿海城市、活跃的中西部城市都已成为全球设计行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在此间举办的"2005上海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境外设计公司纷至沓来,在中国市场上展现企业形象,寻找商机,为真正迎接设计业的WTO开放市场作积极准备。
这些海外设计机构包括全球排名第1的日本日建、金茂大厦的设计单位美国SOM公司、承担上海大剧院设计的法国夏邦杰、为上海世博会设计"花桥"的法国AS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高地。
这次展会的策展人国风说,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建筑设计展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此次参展的境外规划、设计企业甚至超过了一半。这在前两年还是非常罕见的,但在海外设计机构“洋风”劲吹的时候,国内的主要设计院所也日益强大,也派出较强实力参展。
记者观察到,展会上也不乏国内设计巨头的身影。中国设计100强单位至少20强悉数到会,现代集团、同济大学等国内设计大院大所的展台布局比起外国同行来毫不示弱,极具视觉冲击力。
“全球最大设计市场在中国,中国最大设计市场在北京和上海”,这是目前建筑设计界流行的看法,在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建设进程趋缓的时候,中国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成了全球业界垂涎的富矿,世界行业先进资源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日渐明显。
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芝告诉记者,仅上海一地的勘察设计业的年产值至少有80亿,略逊于北京。但上海是中国发展的前沿,也是许多境外设计公司登陆中国的宝地。不少洋设计师、洋设计所就是在上海一战成名,由国外小公司发迹成为知名企业。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为全世界优秀设计机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可比拟的机遇,WTO开放后必将吸引更多外国设计师前来“淘金”。
习惯了“鲢鱼效应”的中外设计企业都不怕“遭遇战”
“就算WTO对外资勘察设计企业完全开放了,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就冲垮我们的国内企业,‘狼来了’并没有那么可怕,其实‘狼’早就来了,看看现在国内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大型工程中,哪个没有外国设计师的影子?只不过现在还有一些限制。”上海中星志成建筑设计公司副总工程师陈晓这样说。
根据我国对世贸组织关于开放设计领域的承诺,2006年,对国内勘察设计行业的保护期将到期,从概念上说,国内和境外勘察设计行业的准入门槛将拉平。
事实上,相对于其他受保护行业,勘察设计行业是对外开放最彻底也是国际化色彩最浓的。根据现行规定,境外设计单位在中国做方案设计并不受限制,但在后续的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方面必须与有甲级资质的国内企业合作。而WTO承诺兑现以后,他们将享受“国民待遇”,可以自立门户,与国内设计院所平等竞争。
事实上,在5年的过渡期尚未结束时,在上海、北京及国内其它城市,中标的标志性建筑方案设计几乎为外国设计师所垄断。北京“鸟巢”奥运体育场,“巨蛋”国家大剧院、上海的F1赛车场、芦潮港水中涟漪式海港新城、苏州“东方之门”……满目可见“洋设计”。
早已习惯了"鲢鱼效应"的国内设计院所,对后WTO时代新一轮市场纷争反而显得比较平静。“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炯说。他认为,基础设施设计领域的开放比建筑市场稍晚一些,但也是大势所趋,政府的保护毕竟是有时效性、阶段性的。境外公司在创意、理念上比较先进,再加上其品牌效应,开放后对国内企业冲击很大。但国内企业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对国内行业的熟悉和适应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市场战役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策略和自身实力。
保护期结束,意味着境外企业可以在国内设立分公司,独立承揽设计业务,这对境外设计机构无疑是利好。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成熟、建筑盲目“崇洋”热的“退烧”,越来越多的境外设计公司意识到,仅靠一个“洋品牌”是越来越难在中国“混事”的。要长久立足中国市场,境外企业还是要打好“品牌效应”、“创新理念”、“高新技术”三张关键牌。
日本日建上海事务所首席代表林和久表示,日建目前承接的在华设计业务还需要在日本做,尽管对过渡期后,如何在中国开展设计事业,心里还没有底,但对中国建筑设计市场还是非常看好。
对于今后国内工程设计市场的竞争,林和久表示,随着中国国内建筑设计水平的迅速提高及未来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竞争会很激烈。但只有充分竞争才会有好作品。
而且,在后WTO时代,中国本土的设计公司也并不是毫无竞争“杀手锏”。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公司董事长朱德禹说,在中国市场竞争,外资设计机构并经有些水土不服,未必能够与国内企业进行大规模竞争。毕竟建筑工程行业就是一个本土化色彩很浓郁的特殊行业,在后端工序中体现出劳动密集的特点,对本土文化环境、人文气氛熟悉很重要,所以外资机构真正可以争夺的也就是建筑工程咨询领域,相对比较狭窄。甚至只在预可行性方案设计方面较有竞争力,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方面就未必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朱德禹认为,随着中国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价格敏感性也将进一步突出。外资机构受其成本限制,并不具有价格竞争力。方案优秀、价格合理是国内设计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将在未来市场有较大的竞争力。随着不计成本的形象工程越来越少,外国天价方案在中国的市场也会缩水,必须真刀真枪地拿出本事与国内企业竞争。但国内企业也必须清醒,单纯走低价恶性竞争之路,必然死路一条,必须走品牌竞争的途径。
据悉,为了应对国外设计事务所“名牌效应”带来的竞争,鼓励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发展更有层次化,建设部放开了建筑工程建筑、结构、机电专业等设计事务所的名额限制,这些新成立的专业事务所基本上都是民营的性质。同时,我国也逐步推开了以大师、院士领衔控股的设计公司,而且这些名人在企业中占了绝对的股份。
“名人”战略之外,一些民营设计公司也积极寻求与大开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便在竞争中生存发展。
在应对"狼来了"的同时,有些国内企业已在尝试登高一步,发起了国际战略,2004年,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海外市场总营业额达到近50亿元人民币。
市场大战的前奏必是“挖人大战”
美国柏诚中国项目发展总监朱晓兵坦言,明年国内勘察设计业的保护期将到期,尽管准入门槛是拉平了,但要真正进入中国,独立进行设计并不那么简单。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资质中对设计人员数量的要求。而国内注册的工程师、设计师都需要挂靠在原单位,不像国外是一种个人行为,因此国内的注册设计师的流动是有限制的。
郑春源介绍,根据目前的规定,在中国的设计企业要取得相关的资质,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具有执业资格的设计师。而目前境内外的设计师执业资格并没有达到互认,也就是说境外设计企业要取得从业资质,就必须解决人的问题。从国外找设计师来考中国执业资格似乎不太经济、也不太可能,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从国内设计企业直接挖人。
其实中国的设计行业人才争夺战早已开战,境外设计机构未来还可能大张旗鼓地从国内企业挖走人才。洋设计所的“高薪诚聘”方略确实令国内公司非常头疼。据透露,一些外国公司对普通的中国设计师开价就超过年薪50万,而国内一流设计师一般也达不到这样的薪资水平。
朱德禹坦言,外资企业“高薪挖人”是他最担心的,这对中国设计企业的杀伤力尤其巨大。虽然他们公司属于市政工程设计领域,有其特殊性,外资企业比较难介入,但一旦技术壁垒消除,外资机构通过挖人等办法直接进入这一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与其“短兵相接”,不如寻求双赢。有的境外设计机构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里,与国内企业加强合作不失为经济、实用的上策。
朱晓兵分析,境外设计企业在国内白手起家或直接带来大批的设计师,都不太可能。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与国内设计企业联合,共同投标。如果双方取长补短,将在争夺市场上占有优势。
不如先理顺机制、搞好环境迎接 WTO
境外设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让我们打开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同时也衍生出了副产品--一股盲目“崇洋”之风,认为只要是“涉外”的方案设计,就一定比本土设计强。在国内一些地方,不但大型标志性项目统统被洋设计垄断,连一般的建筑设计也染上了盲目“洋务”的怪病。
据分析,洋设计一般要价极高,造价也随之激增。同样一个方案设计,境外的设计事务所普遍要比国内的设计单位要价贵5倍以上,甚至高到超过20倍。
“崇洋”风不刹,竞争环境就无法正常。长此以往,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必将沦入低价恶性竞争的怪圈。有业内人士分析,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惜高价要找有名的外国设计师、外资设计所,其实体现出的还有目前中国工程设计领域招投标机制不规范的问题,使一些“天价”方案长驱直入,畅行中国。
黄芝不无痛心地介绍,国内一个普通的住宅项目,一家境外的设计师事务所设计方案开价就是100万,而一家国内的设计单位承担了后续的扩初、施工图设计,工作量大得多,而每幢楼的设计费仅3万元。业内流行着“一个洋方案顶无数张施工图”的说法就反映了客观现状。
盲目“崇洋”实际上也不利于境外设计师了解中国市场,潜心为中国设计出精品工程。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实许多境外设计师匆匆来华“淘金”,并不了解我国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具体规范和居民的居住习惯,往往只考虑外观新颖,而不考虑房屋朝向、幢距、层高等基本问题。开发商重金求来的“洋方案”往往“水土不服”,最终作古。只好请做结构设计和施工图的国内设计单位重新改头换面、甚至推倒重来,这样的情况仅在上海就不止一次地发生,随着洋设计越来越“平民化”,在全国范围内这种设计浪费现象也不罕见。
上海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城科规划设计所所长张绍樑认为,目前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最主要的问题不是限制“洋设计”、否定“洋方案”,而是应该更科学理性地看待引入外国设计力量、邀请海外设计机构参与国内建设,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又应该借鉴什么,汲取什么?他认为,海外设计师设计的优秀作品,不断带来了尖端技术,也引入了新理念、新风貌,对推动我国设计业层次提升又极大的积极意义,但盲目崇洋,把我们力所能及的领域也拱手让人是极大的浪费,也是市场的流失。所以,国内设计公司和业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要盲目“洋务”,也不要妄自尊大,觉得自己什么都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崇洋”之风日盛,不少外国设计师将中国当作“试验田”的情况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出一些体制问题。譬如,“天价”方案往往是一些国家级的项目,没有任何可比性,设计师大可漫天要价。而这些不惜工本的设计方案之所以不可能在外国付诸实施,正因为国外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预算有严格的控制。而我国对大型工程的投资显得缺乏计划性,建设过程中反复追加投资的情况司空见惯,这反映的其实是一种以资源浪费为代价,盲目“崇洋”,“倾力”打造形象工程的风气。
再如,目前中国的大型标志性建筑设计几乎都是政府说了算,或者是拿钱的业主说了算,引起了许多后续问题,甚至引发较大争议。专家介绍,在国外一些发达城市,标志性建筑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建设、怎样建设、建什么样的东西、花多少钱来建都需要公众表决或发表建议,彻底杜绝出资单位或市政府机构“一言堂”作决定的局面,我国的许多工程正缺乏了民众、专家、政府共同参与的机制,才产生了一些不必要、难以弥补的问题。我国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努力创造健康环境,后WTO时代的中国设计业难免陷入迷失自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