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建设应向集约化发展 |
|
WWW.fjyl.com.cn 时间:2005-10-15 13:26 作者: 杨明生
来自: 中国信息报 阅读:90次
|
|
农村的基本单元是村庄,村庄的构成细胞是民房,村庄民房规划虽是一个具体问题,但却是关乎最大的空间资源及最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据权威机构报告,截至200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超过40%,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左右,仍将有6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些庞大而又实在的数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把村庄建设的节约集约化放在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农村建房越来越多、样式越来越新,部分发达地区农民住房水平甚至不输给欧美国家。但在不少地方,村庄建设实际上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状态:一是布局零乱,规模偏小。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村居住分散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村民住宅呈现“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二是超标占地,配套较差。大多数住宅占地面积都超过规定的标准。而村庄内的公用设施严重缺乏,普遍存在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等问题,村容村貌“脏、乱、差”,与开始富裕起来的农民的需求极不适应。三是外延扩张,无序发展。新建住宅不断向村庄外围延伸,往往是公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在国道、省道旁边呈“火车皮”式分布的骑路建设现象较普遍。村庄四周新楼林立,村庄内部破破烂烂,形成“空心村”。四是建设质量差,安全无保障。农房建设大多由无施工资质的建筑施工队伍承建,使用的建材很多不合格,质量安全隐患很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村庄建设的这种粗放式发展,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以及相关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而且危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农民的资金积蓄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住房消费仍将是农民较大的一项支出,农民盖一栋房,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蓄,在农村建房热持续升温的情况下,若不及时转变农村建房粗放式发展方式,势必造成重大损失。实现村庄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对于合理利用土地,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改善村庄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按照科学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化发展的村庄建设之路。
村庄建设向节约集约化发展,首先,要搞好整体规划,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安排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相关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对农户新建住房,严把土地审核关,注重规划,尽量统一征地,统一规划,减少土地损失。尤其要避免住宅拆了建、建了拆和“摊大饼”式的建筑用地的现象,搞好土地的集约利用。二是要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帮助农民选择投资项目,使其走出建房攀比的误区,积极帮助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进行投资指导,使他们将投向房屋建设的资金向生产资料转变。三是要抓农房建设质量,在审批、投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把好关,让农民住上安全房。另外,还要加大对废旧宅基地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废旧宅基地的使用率和可耕种指数,使农村建房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