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色:红 绿 蓝 黑】 |
重庆工程监理差在哪里?
这首先体现在重庆市监理公司普遍规模较小、效益差、竞争力不强。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重庆市监理单位已达113家,但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企业的年产值也不过700万至800万元,不仅与国外工程咨询公司动辙上亿元的产值相比相去甚远,就是与上海监理企业每年数千万元的产值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
其次,重庆市监理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监理公司是智力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它的从业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多面手,必须精技术、会管理、懂法律、能协调。国外要求监理人员往往是双学位,通常是学完工程技术后又学两三年经济管理,一般要经过学习、实习、考试、工程实践、颁证五个阶段才能“上岗”。而重庆目前首批通过考试评审的项目总监仅192名,无法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员缺乏深厚的建设监理理论基础和经济、法律知识。年龄结构也不合理,相当一部分为退休后聘请人员,精力难以胜任现场工作,而刚毕业的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和磨炼。有的监理公司更是把监理当作单位富余人员“找点出路、赚点小钱、谋取福利”的手段,把公司办成了“几个老头、两张桌子、一间房子”。
此外,监理质量普遍不高也从根本上制约了重庆市监理企业的竞争力。在国外,由于监理工程师是一项相当受人尊重的职业,人员素质较高,其收费相当于工程总造价的10%左右,因而监理质量有保证。任何工程业主都放心地将工程交给咨询公司“全权打点”,只要到时候“收货”就行了。但在重庆,由于监理公司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因而监理质量也有高下之分。在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甚至受利益驱动,成了业主的“传声筒”的事也频频发生。
这样的企业,与国外的跨国监理公司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受到冲击也是必然的了。
重庆要求监理工作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们现在的监理公司,有几个能同国外工程咨询公司抗衡?我们的监理人员,有几个能像国外的监理高手一样,对菲迪克条款烂熟于胸?”重庆在昨日召开的全市建设监理工作会上,副市长甘宇平告诫重庆的监理公司:加入WTO后,面对国外同行的冲击,加强学习,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才是根本出路。
作为智力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加入WTO后,监理企业受到的冲击会比施工企业更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全行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对此,重庆的监理公司将如何增强竞争力?甘宇平提出:加强学习----既要学习国际惯例、学习WTO规则,还要学习国际监理市场的游戏规则,从管理体制上、经营机制上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人员的引进培养上,重庆企业要按照国外同行高素质、多面手的要求,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优秀人才到监理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在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工程经济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要让他们多在世行贷款项目的监理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从业水平。
在企业的经营上,重庆企业要多学习国外同行将监理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的先进经验。一方面要配备必要的检测、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特别是要加快监理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可以实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建设名牌监理公司。